最早找九宮格共享空間版本的《新華字典》是若何出生的–文史–中國作家網 admin, 2024 年 6 月 10 日 要害詞:《新華字典》 版本 魏立功(1901—1980)是我國古代有名的說話文字學家、教導家。葉圣陶(1894—1988)是古代有名的文學家、教導家和出書家。在新中國初期,他們先后在出書總署編審局和國民教導出書社(以下簡稱人教社)一路同事五年,尤以創建新華詞典社、編輯著名遐邇的《新華字典》而永載史冊。這既是魏立功師長教師擔負社長的新華詞典社為社會做的一件好事無量的年夜功德,也是葉圣陶師長教師領銜的人教社為新中國貢獻的除了中小學各科教科書之外的又一份厚禮。2020年是新華詞典社建社70周年,也是人教社建社70周年,值此之際,謹以此文表現留念和慶祝。 魏立功 葉圣陶 新華詞典社創建 新華詞典社是我國第一家國度級詞典編輯機構,簽名“新華詞典社編”的《新華字典》(1953)是新中國第一部以口語釋義、用口語舉例的古代漢語規范字典。對此,魏立功主編功績最年夜,葉圣陶終審功不成沒。他們倆對編寫如許的字典,一向都有著多年的情懷和幻想,新華詞典社的創建也緣于此。 鑒于曩昔字典詞典多為年夜部頭、未便翻查,而小字典或先生字典過錯多、不甚正確、也欠好用等題目,葉圣陶早在開通書店任總編纂時,就想編一本合適普通文明水平應用的小字典,還曾屢次會商過字典的編纂事宜。新中國成立以后,擔負出書總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的葉圣陶,在擔任各類教材編寫之余,仍惦念著當令約請一位熱情詞典的名家來掌管編寫如許一本字典。異樣,編輯一本民眾需求的新字典,也是魏立功的夙愿。他在束縛前夜擔負北京年夜學中文系主任時,曾與周祖謨、金克木、張克強和吳曉鈴等北年夜同仁,磋商編輯一本新型的適用性字典獻給行將出生的新中國。他還起草了一個“衝破傳統字典部首檢字法,采取音序擺列檢字”的《編纂字典打算》,并把它寄給了開通書店。新中國成立后,也在編審局兼職任務的魏立功,與葉圣陶一拍即合,都以為跟著中小學教科書編寫修訂任務步進正軌,應當有一部新的普及性字典,並且機會曾經成熟,于是決議在編審局建一個以“新華”為字頭的直屬機構——“新華詞典社”,并由魏立功出頭具名掌管,著手早有計議的小字典,即后來定名為《新華字典》的編寫任務。 對此,《葉圣陶日誌》都有詳細記錄:新中國成立前夜的“薄暮,魏立功來訪,談渠與同氣四人打算開通編字典之事。其字典重視于活的說話,以聲響為綱,一反疇前以字形為綱之措施,的是新創。有打算書甚長,各點余年夜多批准。唯須用任務職員至多五人,又有五位主編者,歷時又恐不會甚暫,這般範圍,能否為開通所能勝,余未敢斷言。”由于魏立功頗為葉圣陶所欣賞,因此將其拉到了葉圣陶直接引導的教科書編審委和編審局兼職任務,輔助審訂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甚至還承當了召集北年夜同人編寫新中國第一本高中語文講義(即周祖謨、游國恩、楊晦、趙西陸、劉禹昌、魏立功編《高等中學語文講義》)的義務。成果年夜半年上去,編字典的工作被臨時棄捐上去,魏立功反倒介入不少教科書編審的工作。 他們兩小我再次談及編字典之事,便到了1950年春天,原由是教導部有興趣將掛靠在北京師年夜的年夜辭典編輯處改屬出書總署(后來現實上并未接受)。葉圣陶借機訊問魏立功“能否由渠掌管其事。渠謂于字典辭典頗有大志,唯須北慷慨面職務能解脫方可”。于是,葉圣陶兩次致函北年夜校長湯用彤,商調中文系主任魏立功傳授到出書總署編審局掌管籌建詞典機構、領銜字典編寫事宜。北年夜批准后,魏立功和葉圣陶隨即開端策劃新華詞典社準備事宜,也為“未來還擬成立詞典出書社,專門出書供各方面需求的字典詞典”做預備,并明白由魏立功擔任“延致職員”。 1950年8月1日,新華詞典社成立,杜子勁、李九魁、張克強、蕭家霖、孔凡均、李文生先后進職。此中,杜子勁系葉蠖生(時任出書總署辦公廳副主任)先容,李九魁由金燦然(編審局秘書長)推舉,張克強、蕭家霖、孔凡均則為魏立功推舉(先容蕭家霖的還有劉鴻文),李文生是分派來的輔仁年夜學結業生。 《新華字典》的出生 1950年12月1日國民教導出書社成立,葉圣陶兼任社長、總編纂,魏立功被錄用為首屆社務委員,兼新華詞典社社長。成立不久的新華詞典社轉隸人教社,都在出書總署院內一路辦公,并組建了詞典社務委員會,成員有葉圣陶、魏立功、金燦然和蕭家霖。魏立功仍為兼職,一半時光在人教社編字典,一半時光在北年夜教書,其薪水兩家各付一半。 1951年1月,社務會決議“加添職員,加勁任務”,魏立功便先后招來了朱沖濤、張廼芝(女)、李伯純、劉慶隆(黎錦熙先容)、王蘊明(女)以及抄寫員游禹承(后為趙桂鈞),任務職員翻了一番。他設定了四位年紀較年夜者各擔任一攤。據劉慶隆回想說:“1951年頭,依據任務需求劃分了三個組:編寫組由魏立功、蕭家霖兩位擔任,材料組由杜子勁擔任,總務組由朱沖濤擔任。” 1951年4月,新華詞典社職員在原出書總署院內合影 1952年2月,教導部任務會經過議定定成立教科書編審委員會,加大力度對教科書和人教社的治理和支撐力度,此中人力裝備之一項,擬以教導部名義調北年夜的魏立功和清華的呂叔湘專職到人教社任務。為此,葉圣陶還同交流他們分辨談過話。此中,魏立功對完整辭往已做多年的北年夜傳授職位一向下不了決計,而呂叔湘“自言不甚宜于我社之任務,謂較近者為語法研討”。成果,魏立功持續在人教社兼職,掌管詞典社周全任務,蕭家霖協助擔任日常任務。呂叔湘也到了人教社兼職任務,任副總編纂,重要引導中學《漢語》講義的編寫,并死力推舉張志公進社協助其任務。1952年6月,人教社編纂部分遷至教導部院內小紅樓辦公,各編纂組改為編纂室,新華詞典社則改為詞典編纂室(但對外仍叫新華詞典社),魏立功任主任,葉圣陶持續分擔。 1953年1月,新華詞典社編寫的第一本東西書《常用字用法舉例》(1954年11月三版時,改書名為《常用字匯》)正式由人教社出書。10月,魏立功及同人積三年之功、幾易其稿的音序擺列的《新華字典》也由人教社出書,封面“新華字典”四個字由魏立功題寫。12月,葉圣陶調惲逸群擔負詞典編纂室副主任(詞典社副社長),介入該室引導任務。如許,魏立功和蕭家霖便有更多時光用于部首擺列的《新華字典》的編寫任務。1954年11月,這個版本的《新華字典》得以順遂出書,也由魏立功題寫書名。至此,魏立功多年來編字典的苦衷了卻,意愿告竣。之后,他便逐步淡出詞典社的任務(營業由蕭家霖掌管),而忙于北年夜尤其是國度文字改造的工作,將精神投進到《漢字簡化計劃》制定和《常用字簡化表草案》修訂的任務之中。 1953、1954年人教社出書的《新華字典》(音序版和部首版) 人教社1953年印裝的布脊紙面平裝《新華字典》 1954年12月1日,詞典編纂室(新華詞典社)全體劃回文明部出書局管轄的古籍出書社。其間,編寫組又依據《漢字簡化計劃》和《漢語拼音計劃(草案)》,對《新華字典》音序本停止了一次周全修訂。1956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行通俗話的唆使》,并責成中國迷信院說話研討所編寫一部規范的古代漢語中型辭典。7月1日,詞典編纂室(新華詞典社)又并進中科院說話研討所,并與中國年夜辭典編輯處的編纂職員和說話所部門職員一路組建了辭書編纂室,從此投進到《古代漢語辭書》的編輯任務,同時也意味著已存在六年的新華詞典社的結束。1957年,《新華字典》由人教社轉交商務印書館出書(新1版),此后《新華字典》一向由商務印書館擔任修訂重版。 商務印書館1957年出書、新華詞典社編的新1版《新華字典》 首部“新型小字典”編撰始末 《新華字典》是魏立功掌管的新華詞典社的代表作,也是人教社編纂出書的第一部字典。這部精品力作由魏立功主編、葉圣陶終審,詞典社10余人直接介入,前后編寫了整整三年時光,屢次征求多方看法,反復修正,幾易其稿,不斷改進,凝集了我國老一輩語文、教導特殊是詞典人的聰明和血汗。其任務量之年夜、編寫難度之高,過程之艱苦和復雜,可想而知。 《新華字典》項目啟動于新華詞典社成立之時,介入其框架design的有葉圣陶、魏立功、呂叔湘、蕭家霖、孔凡均、杜子勁、李九魁、張克強等。顛末比擬幾種計劃,最后斷定依照魏立功先前制訂的“以音統字、以字統義、以義統詞”為總編製的字典編纂打算施工,以中國年夜辭典編輯處增訂注解的《國音常用字匯》為基本,編輯一個合適普通文明水平查用的新型小字典,既要注音,更要釋義和例句,且全用口語,還交叉配圖,從內在的事務到情勢都有別于以往和市道上的各類字典。接著,編寫構成員寫成了一些條目樣稿,切磋和明白了字典編製和若何注釋等一系列技巧題目后,便先拿出一個“部門油印本”(葉圣陶語,下同)往征求看法。葉圣陶評價說:“覺諸人所見均齊,所撰字典當可勝常一籌。” 《新華字典》初稿構成于1951年。由于新華詞典社轉隸人教社,職員添加一倍,字典編寫任務年夜年夜提速,大師盡心盡力投進材料彙集和初稿編寫任務,顛末半年時光,于1951年夏拿出一個“寫定之字典稿”即初稿。葉圣陶審看數月,“逐一提出修正看法”,以為“詞典社所編字典尚非應付之作,一義一例,均專心思。唯難免偏于專家不雅點,以供普通人應有,或嫌其繁瑣而不明快。深刻淺出誠年夜非易事也”。據劉慶隆回想說:“有的稿子像作文一樣停止修正,有的處所提出看法,供編寫職員參考研討,有時也和大師一路會商”。同時私密空間,魏立功又將初稿征求內行(如呂叔湘、王力、張中行等)看法,還分辨召開了由專家、中小學教員和有必定文明水平的干部餐與加入的座談會。依據各方看法反應,魏立功率領編寫組對題目多多的字典初稿停止了周全修正。原打算是1952年脫稿出書,但打算失,由於“大師已卷進三反之海潮,常常任務簡直所有的結束”,而魏立功在人教社是兼職,按請求必需回北年夜餐與加入思惟改革活動。此外,稿子不合較年夜,很難同一,還存在思惟性、迷信性、淺顯性和諧分歧的題目。 《新華字典》第二稿或重寫稿,構成于1952年。魏立功從北年夜回來后,依照葉圣陶關于“詞典社須研討整理,方可做出成就”的唆使,開端整理社務、推動任務。顛末了三反活動和思惟改革進修,大師自動展開批駁與自我批駁,思惟慢慢同一,分歧以為要對字典初稿停止周全改革,甚至重寫。為了轉變曩昔缺少兼顧、各自為戰、互不溝通、效力不高級題目。此次集中年夜修訂或重寫任務履行了初編、看稿、定稿三個環節,并采取流水功課、平行停止的方法。初編的人分紅小組,每小我編的稿子,由小組互審提看法,小我停止修正,然后交魏立功定稿。初編者用藍墨水,看稿人修正用紅墨水,定稿者用綠墨水。魏立功定稿后,交趙桂鈞(抄寫員,接游禹承)刻寫油印,分送葉圣陶、金燦然等引導和專家、中小學教員以及一部門讀者對象往核閱提看法。就如許,魏立功從頭率領詞典社職員,顛末半年的盡力任務,于1952年9月拿出一個“從頭刊定之字典稿”即第二稿。 接著,便進進一個較為漫長(近一年)的修訂和完美階段。魏立功自始自終地從各方面搜集看法和提出,然后據此停止再加工和完美。此中,僅人教社就有副總編纂辛安亭、呂叔湘,中小學語文編纂室白文叔、黎季純(拂曉)、劉御、王泗原、隋樹森、王微、蔡超塵、孫功炎、張中行等介入此中。葉圣陶更是率先垂范,此次審讀好像初稿閱改一樣,消耗數月且細心當真,但他誨人不倦,樂在此中。甚至在字典交稿付排中,還在不斷地修正,好像他審讀教科書一樣,實為“流水功課”的審訂者或終審者。在字典定稿之前,為穩重起見,魏立功再次請專家與有必定文明水平者各座談一次,獲得看法再作需要修正。同時,以《國民日報》一篇文章為例,摘出此中重要用詞,視字典中能否都予以處理,成果漏字者有之,已列而說明未周者有之。 《新華字典》定稿完成于1953年。顛末年夜半年的反復修正、技巧加工、核對編製、均衡條目和添加畫圖(插圖500多幅,由人教社畫圖科繪制)等,于1953年7月中旬脫稿,并交人教社總編室,由葉圣陶簽發,送出書部發排。葉圣陶評價這部字典時說:“我人之字典為應讀者之需,總得為讀者處理題目,雖不克不及精美絕倫,終當有幾多長處。”魏立功則謂:“此字典僅屬草創,總算脫了窠臼,不如其他字典之抄來抄往。至于求其精純粹確,無懈可擊,只得俟諸異日。”此外,魏立功還草擬了《新華字典》檢字表、凡例、附錄和宣揚稿,也是由葉圣陶修正核定的。 首部《新華字典》的出書與印裝 《新華字典》出書和印裝環節(1953年7—12月)也不簡略,需求做的任務良多。那時是傳統手工鉛字排版印刷,裝訂除了訂書機和切紙刀是半機械化功課,其余基礎上都是手任務坊,耗時吃力又疏散,很不難犯錯,尤其是在最后印裝經過歷程中,還差一點犯了政治性過錯(不是出書而是編纂的義務)。 在《新華字典》行將發排時,葉圣陶、魏立功和諧各方,同一舉動,落實義務,召集詞典社、總編室、出書部等多部分,談判字典的付梓出書題目,對版式、裝幀、插圖、校訂、宣揚各方面皆有打算和請求。此中,第一版打算印制50萬冊,初度印數30萬冊。葉圣陶請求各部分必定要高度器重,明白義務,步伐分歧,親密共同,還特殊誇大:“字典是典范性冊本,這又是新中國第一本字典,不克不及有涓滴錯誤。”并且,依照人教社出版法式和出書印制條約,詞典社與出書部簽署出書合同,明白兩家以及各環節和相干人應負之責。好比,每次排版校樣出來以后,都要一式兩份,一份交詞典編纂室校核,一份由出書部校訂科停止校訂。關于版式和design,葉圣陶、魏立功與出書部主任吉家教少甫、design科科長李惠喬等幾回磋商《新華字典》的design和排版題目,在多個版式和封面樣張的design中,選擇了一個簡練、樸實、雅觀的計劃。最后斷定上教學去初度印刷的30萬冊《新華字典》均為布脊紙面平裝。 《新華字典》付梓后,校訂環節非常主要。葉圣陶與魏立功、吉少甫等屢次談到這個題目,請求當真校訂,嚴厲把關,根絕錯誤。出書部主任吉少甫遴選了懂拼音、有豐盛校訂經歷的部分擔任人專門擔任稿子的校訂任務,每次樣稿出來,他們就輪番校訂,夜以繼日地一向到四校核紅簽字付印(還不包含抽查全書后300頁校樣)。此外,詞典社編纂也在同時審核校訂,常日冊本出書是“三審三校”,《新華字典》則是“四審四校”。 印刷和裝訂是《新華字典》出書經過歷程的又一主要環節。第一次印刷30萬冊平裝書,這在那時是一個不小的印裝工程。印刷所有的由公營年夜廠北京新華印刷廠承印,東西的品質應當沒有題目,但該廠卻承接不了裝訂。于是,擔任校訂的方國楣又被派往擔任印裝任務,他們便將印廠印好的散頁拿到社會上的6家裝訂社往完成裝訂,一方面提出嚴厲東西的品質尺度請求,一方面派多人下廠專門監視檢討。他回想說:“由於初度出書這么大批的平裝共享空間書,又是新中國第一本字典,大師沒經歷,生怕出忽略。從分批交貨到最后所有的交到新華書店,沒有因印裝東西的品質被拒收,基礎上過關。” 字典辭典與教科書一樣都不容出一點錯,一旦印制或問世之后發明題目需求當即處理、妥當處理。《新華字典》在初版印制過半的時辰也呈現了如許的緊迫情形。製品樣書一送到金燦然(出書總署出書司副司長兼人教社副總編纂)手中,他就發明了該書的一處嚴重過錯,葉圣陶立即“作書至立功、家霖,告以燦然自字典中看出弊病,頗嚴重,宜急謀解救,作訂正”。第二天,葉圣陶、魏立功、蕭家霖、惲逸群一路“商解救過錯之措施。另有200萬冊(現實是20萬冊——筆者注)未印,可以改版。已印之300萬冊(現實是30萬冊——筆者注)只得訂正矣”,同時明白了詳細義務人:“那時油印分發原稿, 大都人看過,余亦看過,未經覺察,僅惲一人曾標明應修改,而蕭君等未之改。”由此可見,當編纂做編校歷來都不是件輕松的活,當編纂本身著書尤其是編寫字典、教材更是不省心。 最后,是《新華字典》第一版的刊行和重版的修訂(1954年7~12月)。《新華字典》第一版所有的由新華書店刊行,上市不到半年,即所有的發賣一空。對第一版的修訂重版,又提到了議事日程。本應恰當修訂,略微修改,加以完美,但《新華字典》第一版為音序擺列,南方人對國度通用說話和注音字母把握題目不年夜,而南邊人方言重則否則,查閱起來比擬費力。于是,魏立功決議修訂重版,“改按音序擺列為部首擺列”,“既按部首則悉照《康熙字典》”。曩昔一向繁忙不斷、此時已60歲的葉圣陶決議撒手,讓魏立功完整擔任《新華字典》部首版的最后審讀和出書任務。 字典分歧于普通冊本,是人人要看的東西書,好像教科書是先生都要精讀的書一樣,長短常特別又非常主要的精力產物。它們既要有簡練性、可讀性、迷信性、思惟性,更應具有規范性、標桿性、經典性、威望性,並且不容忍呈現在普通冊本里正常犯錯的編校掉誤。正由於這般,魏立功、葉圣陶才會在開國之初成立一個編寫詞典的專門機構——新華詞典社,專心編寫供民眾和先生瀏覽的字典——《新華字典》,也才會在百忙之中費了三年多時光不知倦怠、不辭勞怨地反復修正和不竭打磨這本小字典,即使最后把本身折騰得精疲力竭、苦不勝言,也在所不吝、無怨無悔。可貴寶貴的是,他們倆除了感性熟悉、個人工作習氣和義務感、任務感之外,還有一份濃濃的字典情懷和志趣,由此才幹保持不懈并樂此不疲,連續地堅持興味。還有,對這個字典,魏立功一向掌管并主編,葉圣陶一直攙扶幫助并終審,但他們都沒有在出書的《新華字典》上簽名,更沒有是以得利,在阿誰創建初心的年月,決然地使《新華字典》在浩繁字典中鋒芒畢露、獨占鰲頭。固然他們對這本字典自我評價不高,如魏立功一句謙遜地自評 “此字典僅屬草創,總算脫了窠臼,不如其他字典之抄來抄往”,卻發明了一個精品力作,立異一個圖書brand,至今無人超出,即使屢次改版仍不更其名。 (本文作者為國民教導出書社總編纂、課程教材研討所所長) 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