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永】歷經十余載,薪火再相傳 求包養心得 ——〈湯用彤學記〉新版略記 admin, 2024 年 11 月 8 日 歷經十余載,薪火再相傳 ——〈湯用彤學記〉新版略記 作者:趙建永(天津社科院哲學所研討員) 來源:《光亮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玄月十七日丙辰包養女人 耶穌2024年10月19日 在湯一介師長教師去世十周年紀念日,湯一介研討會、三智書院等機構在京包養網ppt勝利舉辦《湯用彤學記》新版發布會暨湯學研討會。與會學者圍繞新書和湯學的學術價值、傳承發展貢獻等問題發言包養意思,分歧認為該書已成為研討湯學繞不開的基礎文獻,引發了廣泛而深刻的討論。 《湯用彤學記》第一版時,《光亮日報》率先進行報道,并在頭版導讀推薦。該報對該書的第四次追蹤報道,以傳承發揚優良學風、賡續文脈為主線,梳理了編撰“學記”對于文明傳統的返本開新意義: 《湯包養網推薦用彤學記》自2011年首版后,逐漸成為包養站長常被學界引述的包養犯法嗎作品。近日,《湯用彤學記》由濟南出書社與漢唐書局增訂重版了。 新版《湯用彤學記》共35萬字包養軟體,補足了第一版因篇幅所限而不得不遺憾節略的約10萬字內容,復原了湯用彤師長教師哲嗣湯一介師長教師選定的一些文章及編包養感情排序位,并對第一版做了不少校訂,還增添包養網比較了一些新資料和珍貴老照片,使湯用彤的學術貢獻更為完全地呈現于讀者眼前。 在我國,學記作為一種文章體例,歷史長久。及至近代,隨著出書業的發展,學記漸成一類兼具學包養網dcard術年譜、傳記、紀念文集之包養網評價長的書籍,對記述、紀念與傳承前輩年夜師精力財富頗有助益。 猶記《湯用彤學記》編輯之初,湯一介師正忙于《儒躲》編纂任務,在2007年11月8日給筆者的信中,他寫道: “建永:寄來‘學記’兩冊,我已與三聯書店談好,‘湯用彤包養一個月學記’由你來編,請包養app你留意彙集有關資料。祝好!” 包養心得隨信寄贈的,是《勵耘書屋問學記:史學家陳垣的治學》《量守廬學記續編:黃侃的生包養甜心溫和學術》兩本書,由三聯書店編輯曾誠贈送。三聯還贈有一本增訂本《蒙文通學記》,湯一介師愛不釋手,留下閱讀。 隨后在面談編選事宜時,他將收藏的1993年頭版《蒙文通學記》贈予了筆者,此書也成為筆者編《湯用彤學記》參考最多的一本書。《蒙文通學記》舊版鈐包養甜心有“樂黛云湯一介躲書印”。湯用彤與蒙文通是同學、同事和知音、老友,湯一介師對此書的重視,體現了對父輩學術交誼的珍視。 湯用彤的平生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一個側影,其治學可謂“熔古鑄今、接通華梵、學貫中西”。這既指甜心寶貝包養網他在文明融會方面的理論與方式嘗試,亦是他在學術上所達成的造詣和境界。為充足反應他的治學特點,自接收這一任務后,筆者遂著意彙集各類有關資台灣包養網料,最終篩選出最具代表性包養故事的文章50篇(第一版3甜心寶貝包養網6篇)。 文章多為大師手筆,作者皆是湯用彤師友、門生及后學,如:白璧德、胡適、吳宓、張岱年、石峻、王元化、何兆武、樓宇烈、牟鐘鑒、蒙培元、許抗生、王守常、錢文忠等。 此中,包養sd錢穆、賀麟、季羨林、馮契、任繼愈、湯一介、樂黛云的文章,皆從湯用包養dcard彤學術思惟之全體系統立論,由此讀者能敏捷領會湯用彤的治學精華。此外,全書從多維度對湯用彤的學術生活進行回顧、梳理和闡述,可窺其治學門徑。 在新的版本中,增添了筆者撰寫的三篇文章: 第一篇是學記類論文,從新見題記看湯用彤與陳寅恪的學術互動,論述其成績的海內外影響。 第二篇是記述從《湯用彤學記》第一版到《湯一介學記》出書的編纂經過。 第三篇《湯用彤師包養俱樂部長教師傳略》是鑒于第一版傳主生平介紹過于簡略,而在新版發布時特地撰寫的長文,以紀念湯老為人為學為師之平生。 新的版本還刊有從頭收甜心花園拾的三篇附錄: 附錄一《湯用彤師長教師治學語錄》,可視為一種袖珍型“選集”,薈萃湯用彤著包養犯法嗎作中在中、西、印文明研討等方面最具創見的觀點,還新添了湯用彤評論馮友蘭、熊十力、蒙文通等老友的內容。語錄多從現行《湯用彤選集》遺漏文獻和未刊手包養情婦稿中收拾出來,凝集著湯用彤高深的見解和體會。 如“論魏晉玄學的發生”:“魏晉教化,導源東漢。王弼為玄宗之始,然其立義實取漢代儒學陰陽家之精力,并雜以校練名理之學說,根究漢學蘊攝之道理,擴清其虛妄,而折衷之于老氏。”寥寥數語,厘清了魏晉玄學來源。 新版在豐富完美附錄二《湯用彤已刊論著系年》之后,新加附錄三《湯用彤未刊稿簡目》。這是今朝收錄最台灣包養齊全的湯用彤著作台灣包養網目錄包養網推薦,為編纂湯用彤選集確立了基礎框架。 在《湯用彤學記》中,我們仿佛能看見中國學術現代轉型的歷程,感觸感染中華優秀傳包養行情統文明的氣力。值此湯用彤師長教師去世60周年暨湯一介師長教師去世10周年之際,《湯用彤學記》新版的發布,顯得富有紀念意義。這sd包養不僅僅是一本學術作品的更生,包養價格ptt更是對文脈賡續的禮敬。它好像源頭死水滋養著后學心坎,激勵著我們在學術途徑上不斷摸索前行。 責任編輯:近復 未分類